循环233FACE MILLING
ISO编程
G233
应用
相关主题
- 循环232 FACE MILLING
方式Q389=0和Q389 =1
在端面铣削加工中,方式Q389=0和Q389=1在超行程方面不同。如果Q389=0,终点在该表面外,如果Q389=1,在表面边内。数控系统计算终点2自侧边长度和距侧边安全高度值的距离。如果用加工方式Q389=0,数控系统另外将刀具运动到水平表面外的刀具半径尺寸。
循环顺序
- 从当前位置开始,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定位在加工面的起点1位置。加工面上的起点距工件边的距离为刀具的半径,并与工件边相距安全高度值。
- 然后,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定位在主轴坐标轴方向的安全高度位置。
- 然后,刀具沿主轴坐标轴以铣削进给速率Q207移到数控系统计算的第一切入深度。
- 数控系统以编程的铣削进给速率将刀具移到终点2位置。
- 数控系统以预定位进给速率将刀具横向平移到下条线的起点位置。数控系统用编程的宽度、刀具半径、最大路径行距系数和距侧边的安全高度值计算偏移量。
- 然后,刀具沿相反方向以铣削进给速率返回。
- 重复该操作直到完整加工编程的表面。
- 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返回到起点1位置。
- 如果需要一次以上进刀,数控系统以定位进给速率沿主轴坐标轴将刀具移到下个切入深度。
- 重复该操作直到完成全部进刀。最后一次进刀时,以精加工进给速率铣削编程的精加工余量。
- 循环结束时,刀具以FMAX快移速度退刀至第二安全高度。
方式Q389=2和Q389 =3
在端面铣削加工中,方式Q389=2和Q389=3在超行程方面不同。如果Q389=2,终点在该表面外,如果Q389=3,在表面边内。数控系统计算终点2自侧边长度和距侧边安全高度值的距离。如果用加工方式Q389=2,数控系统另外将刀具运动到水平表面外的刀具半径尺寸。
循环顺序
- 从当前位置开始,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定位在加工面的起点1位置。加工面上的起点距工件边的距离为刀具的半径,并与工件边相距安全高度值。
- 然后,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定位在主轴坐标轴方向的安全高度位置。
- 然后,刀具沿主轴坐标轴以铣削进给速率Q207移到数控系统计算的第一切入深度。
- 然后,刀具以编程的铣削进给速率进刀,进行铣削Q207,直到终点2。
- 数控系统将刀具沿刀具轴移至当前进刀深度上方的安全高度位置,然后以FMAX直接返回下道起点。数控系统用编程的宽度、刀具半径、最大的路径行距系数Q370和距侧边的安全高度Q357计算偏移量。
- 然后,刀具返回到当前进刀深度,并沿终点2的方向运动。
- 重复该操作直到完整加工编程的表面。在最后一条路径结束时,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返回起点1。
- 如果需要一次以上进刀,数控系统以定位进给速率沿主轴坐标轴将刀具移到下个切入深度。
- 重复该操作直到完成全部进刀。最后一次进刀时,以精加工进给速率铣削编程的精加工余量。
- 循环结束时,刀具以FMAX快移速度退刀至第二安全高度。
策略Q389=2和Q389=3—有横向限制
如果编程了横向限制,数控系统可能无法在轮廓外运动。如为该情况,该循环执行以下操作:
- 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定位在加工面的起点位置。这个位置距工件边的距离为刀具半径,并与侧边相距安全高度Q357值。
- 刀具以快移速度FMAX沿刀具轴移到安全高度Q200位置并从此处以Q207 FEED RATE MILLING移到第一切入深度Q202。
- 数控系统将刀具沿圆弧路径移到起点1位置。
- 刀具以编程进给速率Q207移到终点2并沿圆弧路径离开轮廓。
- 然后,数控系统将刀具以Q253 F PRE-POSITIONING移到下一刀路的接近位置。
- 重复步骤3至5直到铣削完成整个表面。
- 如果编程了一个以上的进刀深度,数控系统在最后一道的终点位置将刀具移到安全高度Q200并将刀具在加工面上定位到下个接近位置。
- 在最后一次进刀中,数控系统以Q385 FINISHING FEED RATE铣削Q369 ALLOWANCE FOR FLOOR。
- 在最后一个路径的终点,数控系统退刀至第二安全高度Q204,然后移到循环前最后编程的位置。
- Tip
- 接近和离开路径的圆弧路径取决于Q220 CORNER RADIUS。
- 数控系统用编程的宽度、刀具半径、最大的路径行距系数Q370和距侧边的安全高度Q357计算偏移量。
加工方式Q389=4
循环顺序
- 从当前位置开始,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定位在加工面的起点1位置。加工面上的起点距工件边的距离为刀具的半径,并与工件边相距安全高度值。
- 然后,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定位在主轴坐标轴方向的安全高度位置。
- 然后,刀具沿主轴坐标轴以铣削进给速率Q207移到数控系统计算的第一切入深度。
- 然后,刀具以编程的铣削进给速率沿相切接近路径移到铣削路径的起点位置。
- 数控系统以铣削进给速率和更小的铣削路径由外向内加工水平表面。相同的行距系数保持刀具与工件的连续接触。
-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加工完编程的表面。在最后一条路径结束时,数控系统以快移速度FMAX将刀具返回起点1。
- 如果需要一次以上进刀,数控系统以定位进给速率沿主轴坐标轴将刀具移到下个切入深度。
- 重复该操作直到完成全部进刀。最后一次进刀时,以精加工进给速率铣削编程的精加工余量。
- 循环结束时,刀具以FMAX快移速度退刀至第二安全高度。
限制
限值用于限制水平表面的加工,例如在加工过程中考虑侧壁或肩部。由限值定义的侧壁被加工至最终尺寸,最终尺寸由水平表面的起点或侧边长度确定。粗加工期间,数控系统考虑侧边余量,精加工期间,用该余量进行刀具的预定位。
注意
- 将深度输入为负值
- 用机床参数displayDepthErr(201003号)指定输入正深度时,该数控系统是否显示出错信息,显示为on(开启)或不显示为off(关闭)。
- 只能在铣削模式功能的加工操作模式下执行该循环。
- 数控系统自动沿刀具轴预定位刀具。必须确保准确地编程Q204 2ND SET-UP CLEARANCE。
- 如果切削刃长度小于循环中编程的切入深度Q202,数控系统减小切入深度至刀具表中定义的LCUTS切削刃长度值。
- 循环233监测刀具的输入信息或刀具表中的LCUTS切削刃长度。如果刀具或切削刃长度不足以执行该精加工操作,数控系统将该操作分为多个加工步骤。
- 该循环监测所定义刀具的可用长度LU。如果小于加工深度,数控系统将显示出错信息。
编程说明
- 在半径补偿R0情况下,在加工面上将刀具预定位在起点位置。注意加工方向。
- 如果输入相同的Q227 STARTNG PNT 3RD AXIS和Q386 END POINT 3RD AXIS值,数控系统不执行该循环(编程的深度 = 0)。
- 如果定义Q370 TOOL PATH OVERLAP >1,从第一条加工路径开始考虑编程的行距系数。
- 如果在加工方向Q350上编程(Q347,Q348或Q349)限制,该循环将在进刀方向增加圆角半径Q220。指定的表面被完整加工。
输入Q204 2ND SET-UP CLEARANCE,使其值可避免与工件或夹具碰撞。
循环参数
帮助图形 | 参数 |
---|---|
Q215 加工方式 (0/1/2)? 定义加工方式: 0:粗加工和精加工 1:仅粗加工 2:仅精加工 输入:0,1,2 | |
Q389 加工方式(0-4)? 指定数控系统如何加工表面: 0:折线加工,在被加工表面外用定位进给速率换道 1:折线加工,在被加工表面边沿以铣削进给速率换道 2:逐行加工,退刀并在被加工面表面外以定位进给速率换道 3:逐行加工,退刀并在被加工表面边沿以定位进给速率换道 4:螺旋加工,由外向内均匀进刀 输入:0,1,2,3,4 | |
Q350 铣削方向? 加工面上的轴,其定义加工方向: 1:基本轴 = 加工方向 2:辅助轴 = 加工方向 输入:1,2 | |
Q218 第一个边的长度? 被加工面沿加工面基本轴的长度,相对第一轴的起点。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99999.9999...+99999.9999 | |
Q219 第二个边的长度? 被加工面沿加工面辅助轴的长度。用代数符号指定相对STARTNG PNT 2ND AXIS的第一换道方向。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99999.9999...+99999.9999 | |
Q227 起始点的第三轴坐标? 计算进刀量的工件表面坐标。 该值有绝对式效果。 输入:-99999.9999...+99999.9999 | |
Q386 终点的第三轴坐标? 主轴坐标轴的坐标,在此位置端面铣削表面。 该值有绝对式效果。 输入:-99999.9999...+99999.9999 | |
Q369 底面的精铣余量? 最后一次进刀使用的值。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0...99999.9999 | |
Q202 最大切入深度? 每刀进刀量。输入大于0的增量值。 输入:0...99999.9999 | |
Q370 路径行距系数? 最大行距系数k。数控系统用第二侧边长(Q219)和刀具半径计算实际行距,以便在加工时使用相同的行距。 输入:0.0001...1.9999 | |
Q207 铣削进给速率? 铣削时的刀具运动速度,单位mm/min 输入:0...99999.999 或FAUTO,FU,FZ | |
Q385 精加工进给率? 最后一次进刀铣削时的刀具运动速度,单位mm/min 输入:0...99999.999 或FAUTO,FU,FZ | |
Q253 预定位的进给率? 接近起点和移到下一道时的刀具运动速度,单位mm/min。如果正在将刀具横向移入材料(Q389=1)内,数控系统用铣削横向进给速率Q207。 输入:0...99999.9999 或FMAX,FAUTO,PREDEF | |
Q357 到侧边的安全距离? 参数Q357影响以下情况: 接近第一进刀深度: Q357是刀具到工件的横向距离。 用Q389 = 0至3粗加工方式粗加工:如果在延长方向上无设置限制,被加工面沿Q350 MILLING DIRECTION延长Q357的尺寸。 侧边精加工:路径沿Q350 MILLING DIRECTION延长Q357的尺寸。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0...99999.9999 | |
Q200 安全高度? 刀尖与工件表面间的距离。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0...99999.9999 或PREDEF | |
Q204 第二个调整间隙? 刀具与工件(夹具)不发生碰撞的主轴坐标值。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0...99999.9999 或PREDEF | |
Q347 第1限值? 选择工件的一侧,该侧的平表面被侧壁分开(不能用螺旋加工法)。根据侧壁位置,数控系统相对起点坐标或侧边长度限制水平表面的加工: 0:无限制 -1:在负基本轴方向上限制 +1:在正基本轴方向上限制 -2:在负辅助轴方向上限制 +2:在正辅助轴方向上有限制 输入:-2,-1,0,+1,+2 | |
Q348 第2限值? 参见参数Q347(第一限制) 输入:-2,-1,0,+1,+2 | |
Q349 第3限值? 参见参数Q347(第一限制) 输入:-2,-1,0,+1,+2 | |
Q368 侧面精铣余量? 加工面上的精加工余量。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0...99999.9999 | |
Q338 精加工的进刀量? 每次精加工切削时刀具沿主轴坐标轴的进刀量。 Q338 =0:一次进刀精加工 该值提供增量效果。 输入:0...99999.9999 | |
Q367 表面位置 (-1/0/1/2/3/4)? 调用该循环时,相对刀具位置的表面位置: -1:刀具位置 = 当前位置 0:刀具位置 = 凸台中心 1:刀具位置 = 左下角 2:刀具位置 = 右下角 3:刀具位置 = 右上角 4:刀具位置 = 左上角 输入:–1,0,+1,+2,+3,+4 |
11 CYCL DEF 233 FACE MILLI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L X+50 Y+50 R0 FMAX M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