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定义基础知识
要编程工件加工程序,需要定义轮廓路径和目标坐标。
根据技术图中使用的尺寸,可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的绝对值或增量值编程。
直角坐标
应用
直角坐标系含两个或三个坐标轴,坐标轴之间相互垂直。直角坐标值相对坐标系的原点(初始点),各坐标轴相交于初始点。
在直角坐标系中,定义三个轴值可唯一地确定空间中的一个点。
功能说明
在NC数控程序中,定义直线轴X轴、Y轴和Z轴坐标值,例如用直线 L功能。
11 L X+60 Y+50 Z+20 RL F200 |
编程的坐标值模态有效。只要坐标轴数据保存不变,不需要为其它轮廓路径编程坐标值。
极坐标
应用
可在直角坐标系的三个平面之一内定义极坐标。
极坐标数据都是相对已定义的极点。从极点开始,用相距极点的距离和到角度参考轴的角度定义点。
功能说明
许多情况下可用极坐标数据,例如,以下情况:
- 圆弧路径上的点位
- 工件图纸上提供角度信息,例如螺栓孔圆
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轴定义极点 CC。这些轴可指定平面和角度参考轴。
极点在NC数控程序内模态有效。
角度参考轴与平面的对应关系如下:
平面 | 角度参考轴 |
---|---|
XY | +X |
YZ | +Y |
ZX | +Z |
11 CC X+30 Y+10 |
极坐标半径PR相对极点。PR定义点位到极点的距离。
极坐标角PA定义角度参考轴与该点间的角度。
11 LP PR+30 PA+10 RR F300 |
编程的坐标值模态有效。只要坐标轴数据保存不变,不需要为其它轮廓路径编程坐标值。
绝对式输入
应用
绝对式输入只能相对初始点。对于直角坐标,初始点为原点,对于极坐标,初始点为极点和角度参考轴。
功能说明
绝对值定义定位的目标点。
11 L X+10 Y+10 RL F200 M3 | ; 点1位置 |
12 L X+30 Y+20 | ; 点2位置 |
13 L X+50 Y+30 | ; 点3位置 |
11 CC X+45 Y+25 | ; 用直角坐标的两个轴定义极点 |
12 LP PR+30 PA+0 RR F300 M3 | ; 点1位置 |
13 LP PA+60 | ; 点2位置 |
14 LP PA+120 | ; 点3位置 |
15 LP PA+180 | ; 点4位置 |
增量式输入
应用
增量式输入总是相对上一个编程的坐标值。对于直角坐标,坐标值就是X轴、Y轴和Z轴值,对于极坐标,极坐标值就是极坐标半径值PR和极坐标角PA。
功能说明
增量式输入定义数控系统定位的目标点。原编程的坐标值成为坐标系的相对原点。
定义增量坐标值,在各轴符前需含字符I。
11 L X+10 Y+10 RL F200 M3 | ; 绝对式定位到点1 |
12 L IX+20 IY+10 | ; 增量式定位到点2 |
13 L IX+20 IY+10 | ; 增量式定位到点3 |
11 CC X+45 Y+25 | ; 用直角坐标的两个轴绝对式定义极点 |
12 LP PR+30 PA+0 RR F300 M3 | ; 绝对式定位到点1 |
13 LP IPA+60 | ; 增量式定位到点2 |
14 LP IPA+60 | ; 增量式定位到点3 |
15 LP IPA+60 | ; 增量式定位到点4 |